探秘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久久AV网带你领略亚洲魅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闺房自拍 > 正文

没有棉花的年代古人拿什么做被子?2025年5月24日

发布日期:2025-05-24 22:07:27 浏览:20

  把厚厚的棉被摊晒在阳光下时,你有没有想过,棉花宋元时期才开始在中国普及开来,宋朝之前的人们,睡觉都盖什么样的被子?

  现代人有冬被、春秋被、空调被,古人也有各式各样的被子。《诗经·召南·小星》中有一句“肃肃宵征,抱衾与裯”。这里的“衾”与“裯”皆为被子,裯是单被,至于“衾”,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衣部》释之为“大被”。

  《论语·乡党》里说:“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意思是休息时要有小被,长度是一个半身高。这种寝衣又被古人称为“小卧被”,非要找一个东西形容的话,应该跟现在的披风差不多。

  中国人从五千多年前就开始养蚕,如果足够小心,一枚蚕茧可以被展开成薄薄的一张,许多张叠起来,就可以做成一床轻便又保暖的蚕丝被。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掘的马山一号楚墓出土了一条目前中国最早的被子,材质就是丝绸。这条正式名叫做“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衿”的被子一端有一处凹形口,睡觉时盖在身上,凹形口正好是放置脖子露出脑袋的地方。

  这一凹形口的设计,与人体构造相当贴合,它不仅能够确定被子的头脚位置,而且相较于现代人使用的被子来说,显得更加保暖、舒适。

  蚕丝价格昂贵,无论是丝绸的被面还是丝绵的填充物,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普通人的被子最多只能用葛布、麻布,冬天天冷的时候,就填入“絮”来做被胎。

  絮的种类五花八门,稍微高级一点的会用蚕丝的下脚料,普通的则芦花、柳絮、茅草等都可以,甚至还有人把麻绳头捣碎弹毛做絮。正所谓:“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这不是诗人用来表达自己清高操守的修辞,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描写。

  这种被子粗糙又不御寒,可即使这样,普通人家想要置办一床被子也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俗话中要赶人走,都说让对方“卷铺盖走人”,因为铺盖可是个贵重物品,既是古人重要的“家当”,也是财富象征之一。

  据《梁书·裴之横传》记载,裴之横少年时不学无术,其兄裴之高为了激励他,有意做了一床窄小的被子给他盖,且只给他吃蔬食。裴之横感慨道:“大丈夫富贵,必作百幅被!”后来,裴之横发达之后,真的做了一床百幅宽的被子,只是不知道这么大的被子,到底要怎么盖?

  此外,古人还用鸡、鸭、鹅、羊等禽兽的羽、毛来做被子的填充物。眼下风靡的“鸭绒被”“羊绒被”,可并不是现代人才发明的。游牧民族和猎户,则会用兽皮来制作衣服和被子,在古代,这就是仅次于丝绸的高档御寒材料了。